【政策】人民日报马怀德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家的根本法,是治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宪法是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体系的根本依据,任何立法活动都应当遵循宪法的要求,在宪法范围内进行。
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维护宪法的权威。要充分认识宪法在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切实发挥宪法的统领作用。涉及法律变动的改革与决策,必须符合宪法原则,在宪法上找到依据。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还必须在体系上做文章。应遵循法治规律,围绕宪法构建法律体系。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形成一个上下有序前后衔接内部和谐外部规范的法律规范体系。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对立法的需求日益增强,立法任日益繁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高度重视宪法的统领作用,防止立法冲突和越权,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应着力完善立法备案审查和监督制度,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确保法制统一,切实保障宪法在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地位。
强化价值引领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也是道德与法律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贯彻到立法的各个具体环节。
在制定立法规划时,应保证立法思路在整体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具体立法实践,应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通过立法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如通过立法确立相应的家荣誉家奖励等制度,有针对性地弘扬爱诚信敬业等价值观。运用科学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对多种利益多种价值进行取舍,选择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立法策略,充分发挥立法的指引宣示作用。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必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这就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立法解决新问题。随着我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公众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加之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领域出现了大量新的法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坚持立法先行,加快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寻找对策。当前,应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制定政府绩效评价法问责法信息公开法行政编制法等法律。地方要在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等方面加紧立法,为社会治理提供制度基础。在特殊领域比如网络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也应加快立法步伐。
立法应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进行修改和废止。比如,从2013年初至今,全人大常委会修改多部与简政放权有关的法律。应确立法治与改革并行的理念,坚持立法与改革相衔接,重大改革要获得法律授权,切实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将家治理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推进科学立法
完善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应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应改进立法方式。通过专家论证公开征询立法项目委托无利害关系第三方草拟法律法规草案等方式,拓展人民参与立法的途径。从立法计划编制到起草论证审议,再到法律的颁布编纂修改等各个阶段,都要增强立法的专业性科学性。
应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的主导作用。综合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立法应交由全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起草。改变过去立法宜粗不宜细的做法,提高法律规范的精细化程度,重视法律的立改废释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水,应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同时加强专门委员会和法制工作机构力量,提高起草和审议法律草案的能力。为了保证法律规范的可执行性,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可行,避免法律规范与政策规范相混同,确保立法实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