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什么?有哪些历史文化?
我觉得潘玉良的所有画作必须有它们的位置
像铸客大鼎和鄂君启金节这种大家自然会有提及。潘玉良的作品估计提及的人不会多吧。
网上找的介绍
「潘玉良是一个传奇女子,她早年被舅舅卖到安徽芜湖,沦落风尘,多亏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慧眼识珠救风尘。潘赞化的出现,改变了潘玉良的一生她原名张玉良,后随丈夫潘赞化改姓潘。1977年潘玉良去世,按照她的遗嘱将所有作品留给潘赞化后人,潘家后人留下少量遗物作为纪念,几乎全部捐给政府。最终这批珍贵画作1984年运到合肥,落户安徽省博物馆,计4000多件,其油画361件画彩墨353件素描和速写3000多件,还有少量版画和雕塑。」
我一直都喜欢看德加的裸女,里面的女性不会像安格尔卡巴内尔那样完美,能表达出更多的感情。潘玉良的作品也让我有了这样的感觉,而且作为女性,在她的画更加看不到男性附加在画女性身上的幻想。
老实讲,在到安徽省博之前我对她并不熟悉。感谢这一个展。
这题我会!
当然是铸客大鼎,就是下面这口鼎,爷爷参观过的大鼎,195件禁止出境展览文物之一。
侧面长这样。
铸客大鼎又称楚大鼎,1933年寿县出土,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
铸客大鼎的体积在全所有出土的大鼎是最大的。1958年,主席在参观这座鼎时风趣说道这个大鼎鼎,可以煮一头牛啊!
另外,安徽博物其他的镇馆之宝还有鄂君启金节吴王光鉴龙虎纹鼓座等。鄂君启金节
鄂君启金节是1957年寿县出土,是楚怀王发给鄂君启的商贸通行证,分为车节和舟节,车节148字,舟节164字。鄂君启金节是研究楚的用节方法和制度水陆交通经济贸易历史地理以及楚王与封君的关系等方面重要的珍贵史料。
话说鄂君启金节据说一出土了五个,但是在家博物馆安徽博物和寿县博物馆各收藏了两个,不知道哪个有一个复制件。吴王光鉴
吴王光鉴是1955年寿县出土寿县真的出土了太多西了,安徽博物藏品很多寿县出土,寿县博物馆本身收藏也很可观。鉴上有铭文52字,说明作器原因,还记载当时吴蔡两间的关系。铭文证实吴为姬姓后裔。它反映了一段吴蔡两交往的历史。这里的吴王光就是吴王阖闾,也正是这位吴王阖闾重用了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在吴王阖闾的统治之下吴逐渐强大起。
安徽博物还有一些其他的好玩的藏品,比如下面这个古代的路由器。五柱器
五柱器这个西现在也没有弄清楚具体干啥用的。
安徽博物的餐厅对外开放,良心价,参观完吃一餐,很赞。话说,安徽博物还是很低调的,简介上写的跻身家一级博物馆,为低调的安徽博物点赞。
隔壁河南博物朝游暮苍那些年你逛过的博物馆,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
欢迎关注,一起解锁更多文物知识。
安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楚大鼎」
关于「楚大鼎」的前世今生
我是 2000 多年前的楚重器。
当风尘仆仆技艺高超的「铸客」们到楚,千辛万苦把我铸就,他们绝不会想到 2000 年多年后的人们仍会从我的铭文里找到他们的身影。
我就是铸客大鼎,也叫「楚大鼎」,圆口方唇鼓腹三足,高 113 厘米直径 87 厘米,体重 400 公斤,当之无愧是迄今为止时期最大最重的青铜圆鼎,我的足根部左下腹刻着「安邦」二字,彰显我们大楚的雄心壮志,问鼎原可是我们曾经的梦想。
我历经坎坷,1933 年,我从寿县李三孤堆楚王墓被盗出, 1934 年我被运至当时的省会安庆。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我一路颠沛流离,跟随故宫博物文物一路南迁,远离故土,孤苦寂寞。 1949 年,我终于回到了安徽,我的故乡。落户安徽省博物馆,修复大师的妙手,让我浴火重生,成为了安徽博物的镇馆之宝。铸客大鼎战 通高 113 厘米口径 87 厘米 1933 年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楚王墓今属淮南市谢家集区出土
1958 年,我迎了一位重要的观众主席。主席到我的面前,风趣地说道「好大的一口鼎,能煮得上一头牛哇。」
2014 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设立的家公祭鼎,就是以我为原型,等比例放大铸造。我幻化成新的面目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我的经历就是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体现。
就这样,2000 多年的历史时光,因为我而沟通相连
不久前打卡了安徽博物,馆藏的史前文物先秦青铜器非常的具有地方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想说说它馆藏的先秦铜器,有四件正是镇馆之宝。①云纹铜五柱器,西,1959年屯溪弈棋机场1号墓出土
屯溪弈棋墓出土的五柱器,是一件网红文物,被网友戏称为西路由器。很多人都见过它,却不知道它是安徽博物馆藏。
在考古学家眼里,它也是一件神秘的青铜器。这种造型的青铜器在别处没有见过,文献也没有著录,因而对于它的种类用途都存在很多争议。
有争议的还有它的年代,虽然被戏称为西路由器,但些年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断定屯溪墓群的年代应该在春秋至战时期。
如果说,云纹铜五柱器留给后人的历史讯息是一片空白,下面这件青铜器背后的历史就过于复杂了。②镇馆之宝吴王光鉴
1955年寿县西门内蔡侯墓出土
器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腹深35厘米
安徽博物镇馆之宝之一,出土时是一对,另外一件在家博物馆。
鉴,水器,大者能当澡盆。这件铜鉴沿口对置两个兽头作器耳,腹部纹饰纤细繁褥,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既端庄又秀丽。这件铜鉴的珍贵之处在于它的内壁有8列,52字铭文。
根据铭文可知这件鉴由吴王光命人铸造,因此定名为吴王光鉴。那么问题了,阖闾的鉴不在自己墓里,至少也该在吴墓里,怎么跑到寿县蔡侯的墓里了?
寿县蔡侯墓,墓主人为蔡昭侯。蔡侯墓入选了50年代全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出土青铜器有480余件,显现出较强的楚文化风格。
墓出土的一件莲瓣盖铜方壶,体型大,盖饰镂空八瓣莲花形,颈部一对兽耳,圈足四角各有一兽作为方壶的立足,整体造型精美,是难得一见的春秋铜器珍品。③莲瓣盖铜方壶,寿县蔡侯墓出土
根据史料记载,他曾因为一件皮衣而得罪了楚的子常,后被楚昭王软禁在楚三年。归后原本依附于楚的蔡决心与楚决裂,转而亲吴。古时候最好的外交手段莫过于联姻。联系吴王光鉴的铭文可知这对铜鉴是吴王光给女儿叔姬寺吁的陪嫁之物。叔姬嫁的人就是蔡昭侯。
铭文拓片
铭文大意是五月的一个吉日,吴王光选用上等铜铅锡,为叔姬寺吁铸造了宗庙祭祀用的铜鉴,但愿叔姬能虔诚敬奉祖先,子子孙孙都不要忘记啊!
吴王光鉴的出土不仅恰印证了史书的记载,也拉了我们与那段历史的距离,穿越两千五百年,梦回春秋。
安徽博物还有一件与吴王光有关的重要出土物吴王光剑。
④吴王光剑,春秋,1974年庐江县汤池岗村出土
剑长54厘米,是所出吴王光剑最长的一柄
春秋,群雄争霸,充满了刀光剑影。古剑,又是多么令人浮想联翩的出土物。吴越擅冶,无出其右。这柄铜剑在出土剑身毫无锈蚀,剑光凛冽,保存基本完好,只是剑首处的绿松石脱落了。
剑身剑格处有铭文二十六字
大意是这是吴王光给自己铸造的剑,所到之处,占地无数,战功赫赫。证明了这是吴王光的用剑。虽与想象的吴越名剑有些出入,但出土文物与自己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对上号总是格外令人激动的。⑤镇馆之宝楚大鼎,战晚期
铸客大鼎,也称作是楚大鼎。1933年寿县李三孤堆出土。此墓在1993年1938年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盗掘,大部分被盗文物散失于世界各地。楚大鼎就是在1933年被盗出土的,是其最大也最重的一件。
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400公斤。仅次于后母戊鼎,但由于楚大鼎是圆鼎,因而实际上它的体积比后母戊大方鼎还要大,居全之首。但楚大鼎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三个兽形蹄足,显得格外的雄壮有力,确实不负安邦之铭。
楚大鼎的腹外壁足膝部均有安邦二字,口沿处有铸客为等12字铭文,因此名铸客大鼎。之所以又叫楚大鼎,是因为这座墓葬的主人是楚幽王。
公元前241年,楚将都城迁至寿春,也就是今之寿县。相传,寿县的朱家集附就是楚王及贵族的集葬地。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是迄今为止唯一可确认的楚王墓。因而,楚大鼎当是楚镇之器,也是安徽博物当之无愧的镇之宝。
楚,作为南方大,楚文化的影响范围十分的广,因而,江淮地区的先秦铜器多有楚文化的影子。因此,群舒铜器就显得格外的难能可贵了。
⑥群舒兽首鼎曲柄盉盖鼎,春秋
群舒遗址群出土的铜器,乍看不起眼,细节之处暗含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或许是走了复古的路线,因而,尽管群舒铜器属于春秋时期,对它的研究或许有益于对西文化的研究。
群舒,指的是西至春秋时期偃姓皋陶的后裔在江淮一代建立的舒舒庸舒鲍舒龙舒鸠等组成的联盟,由于都是方,实力弱,最终湮没于大的纷争,史籍鲜有记载,若不是在其故地接连出土形制罕见的青铜器,终将被世人遗忘。
兽首鼎曲柄盉盖鼎造型均别具一格,是群舒最具特色的青铜器。有人认为,群舒铜器或受徐的影响,有徐舒同源之说,可惜,对于,徐文化,至今不明。早先有人怀疑安徽九里墩春秋墓是徐墓葬。
舒城九里墩属于群舒的活动范围,但是九里墩墓墓出土的器物却明显不属于群舒。墓内出土物的文化面貌十分的复杂,其最受瞩目当属龙虎纹四环铜鼓座。
⑦镇馆之宝龙虎纹鼓座
1980年舒城县九里墩出土
鼓座为圆圈形,上圈有两相缠绕的动物形象,据说是虎与独角龙,因此有虎踞龙盘之感。外壁四饰有四个衔环铺首,更添了几分气势。目前已知的建鼓鼓座数量很少,多为此种龙蛇造型。
这件鼓座虽不如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座精美,但胜在器身上有长铭文
释读出的铭文
由于这件鼓座锈蚀严重,铭文释读困难,但关键信息已确认,童鹿即钟离,据此推断这件鼓座原本属于钟离,但这个推论是直到很久之后,经过了对双墩一号墓的发掘研究才终于得出的。
双墩一号墓
这座墓的形制太特别了,圆形墓坑,封土以墓坑内的黄青黑红白五色填土,数以千记的土偶堆筑而成的墙,还有放射线遗迹,都是从没有过的考古发现。
尽管被盗过至少两次,墓内仍出土了青铜器400件,不过印象安徽博物似乎没怎么展出此墓出土物或者展出了,太其貌不扬了,没引起我的注意,出土物应该都在蚌埠市博物馆。
铜罍2,双堆一号墓出土
为蚌埠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但是,出土鼓座的这座墓应该不是钟离墓葬,至于,为什么钟离的重器会跑到群舒故地,就需要一些想象力了。
群舒徐钟离蔡吴楚或许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方。春秋时期的江淮地区似乎格外的精彩,这些诸侯之间的关系时而为敌,时而是友,是非常微妙的,这些也会折射到从当时墓葬发掘出的出土物上。
⑧镇馆之宝鄂君启金节·车节鄂君启金节·舟节
长31厘米
战,1957年寿县邱家花园出土
青铜铸造,外观很像是剖开的竹节,曲面有非常漂亮的垂露篆书体的错金铭文。
根据铭文可知,它们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的运输货物免税凭证,有了金节,一年内在固定的路线在运输限额以内车节限额50辆,舟节限额150艘进行货物贩运就可以免税。
鄂君启之金节是目前内所见保存最好时代最早的铜节。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楚文字楚政治经济交通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⑨兽面纹觚爵斝
商代,1965年肥西县馆驿塘坊出土
这一组铜器放在一起十分养眼。肥西另一遗址还有夏代铜器出土。
⑩连珠纹斝,夏代,1972年6月肥西大墩孜出土
通高21.4,口径13厘米
肥西大墩孜遗址的年代相当于原二里头文化晚期,没想到在安徽境内也有夏代的铜礼器。这件铜斝,着实令人惊喜。
遗址还曾出土一件铜铃,体侧有一扉棱,与二里头遗址出土铜铃极像。连珠纹也是早期铜礼器常见的纹饰。
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作为春秋时期南北诸侯争霸的必经之路,安徽博物先秦铜器异彩纷呈,不同文化之间相互渗透,表现出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或许是因为这里本就就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些年的考古发掘已证实了传说的可靠性,因而安徽博物先秦铜器,又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但最后的最后,纷争之后,终归一统,就只剩下楚文化了。
不请自,应该是楚大鼎和凌家滩玉鹰还有双墩刻符。这几个都放在了相当显眼的位置,而凌家滩玉鹰特别亮眼。顺便说一下,安徽博物对歙州徽州和寿县特别注重,有两个楼层专门讲江淮和歙州,而讲到江淮第一个文物就是寿县的当然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粗看,而寿县文物确实相当多,相当好找。然后歙州徽州文物或者复制品也是相当多,相当好找。
顺便说一下,歙州徽州其实我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但歙州徽州肯定全范围内都算是知名度不能用巨大形容了吧,家博物馆都有这个八角牌坊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