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居家赏文物细数通辽市博物馆镇馆之宝
原始的青花瓷在唐宋就已经出现了端倪,但却并没有迅速发展起,而是走向了衰败。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元青花也从此开辟了由素瓷到彩瓷过度的新时代。并且大改了传统瓷器含蓄内敛的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的气概和艺术的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了顶峰,也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辽代白瓷佛
白瓷迦叶椅坐像高27厘米,宽10.6厘米,座高8.5厘米,光头,双目圆睁,额下巴皱纹刻画清晰。身着交领袈裟,衣褶密集。左手扶膝,右手施说法印,倚坐三孔石座上。胎质细腻,釉色润亮,为定窑精品,于通辽市库伦旗征集。
摩柯迦叶,意为饮光,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也是释迦牟尼弟子道德高尚的长者。传说他少欲知足,年轻时常修头陀行,故称作头陀第一,也就是抖擞,或去掉身上的污垢烦恼之意。修头陀行的规定很苛刻,大概有十二种。比如穿衣服要穿破衣烂片缝纳的粪扫衣,吃饭要像别人乞食,每天只能吃一顿午饭,并且不能吃饱,住要住在远离人家的空地,时休息要坐在坟地里或露天的地方,还只能长坐不卧等等。由此看,摩柯迦叶是个苦行僧,他是释迦牟尼涅槃后的第一次五百罗汉大会的召集人,也是首席大罗汉。
白瓷阿难倚坐像高27.6厘米,宽12.5厘米,座高8.5厘米,光头,慈眉善目。身着交领袈裟,衣褶密集,宽袖上挽。左手扶膝,右手举至胸前执念珠,倚坐三孔石座上。胎质细腻,釉色润亮,为定窑精品,于通辽市库伦旗征集。
阿难陀,汉语的意思是欢喜欢庆等,他是释迦牟尼佛祖的堂弟,与释迦牟尼同乡时,他便跟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他做常随侍者,侍从二十五年,由于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在师兄弟称多闻第一,就是长于记忆。阿难陀的不寻常处在于他一生没有敌人。他一生躬行佛法,深知是佛法的熏陶才让他变得优秀,于是十分谦逊诚恳。传说释迦牟尼涅槃后,五百大罗汉聚集在一起,为了防止异端邪说,便由阿难陀诵出释迦牟尼生前的言论。释迦牟尼涅槃后,大迦叶尊者,成为初祖,由他统领广大佛家弟子,大迦叶圆寂后,阿难尊者继承迦叶统领徒众,弘扬佛法,后世人尊称为二组。
这两尊白瓷佛像无论是从质地造型甚至细微的面部表情都首屈一指。根据瓷器的地域性说,通常是南青北白,辽白瓷本身就是北方瓷器的佼佼者,加之细腻的雕工和它的历史价值,被定为家一级文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鲜卑金饰牌
双兽女神金饰牌,长10厘米,宽5.8厘米,重130.8克。纯黄金模铸,凸面透雕,凹背镂空。间为高鼻深目一女性,头戴尖顶饰件,双乳下垂。两侧怪兽为狼头长鬃长尾上卷,前爪执女乳头。顶端饰变形勾云纹,有西亚文化风格。
人面金饰牌,鲜卑。长10厘米,宽5.8厘米,重130.8克。纯黄金模铸,为通辽市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凸面透雕,凹背镂空。人面为圆脸,凸额,高颧骨,粗短鼻,是典型的蒙古人种。眼睛和嘴巴镂空。额头两端各铸一个椭圆形高线圈,形似眼睛。人面下方是六个乳钉,组成梅花形。饰牌四为勾云纹,人面头顶短发曲卷,自然形成四个系环。寓祖先崇拜之意。
鲜卑金饰牌不仅是神灵圣物,还是当时当死者的赎金。历代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有免死的金牌令,赏赐给功勋卓著的宗王将相和深得宠信的宾妃及皇子皇孙。当他们犯下死罪时,拿出可免一死。鲜卑人建前的金马饰牌,虽然难以说是部落首领赏赐的免死金牌,但它却能使当死者赎性命。而且金马饰牌的拥有者并非一般民,而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萨满巫师,部落酋长或氏族上层人物。
玉如意
玉,细腻温润,色彩艳丽,质地坚硬,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一直是喜爱寓意深刻的玉器,玉如意的出现将玉坚韧不渝的美德与如意的吉祥寓意相结合,成就了具特色吉祥文化的如意器物。据有关史料记载,最初的如意是由古代的笏和搔仗演变而,笏又称玉板或朝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在手的长条形器具,可以记录下君王的命令或旨意,也可以把上奏君王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搔仗,俗称痒痒挠,当时人们用它搔手够不到的痒处,可如人之意,故名如意。在古代,如意的用途很广泛,战争可用做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常人远行前,亲朋好友会送上如意,以表良好祝愿等。
博物馆收藏玉如意为清代器物,玉通长43.5厘米,宽10.2厘米,厚0.9厘米,由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通体色均匀,素面,制作精美,为宫廷珍宝。
黄釉葫芦形执壶
辽代瓷器造型可分为原形式和契丹形式两大类。原形式的陶瓷器皿,大都按照原固有的样式烧造;契丹形式的瓷器,都是仿照契丹族传统使用的皮制木制容器而烧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两类造型及其发展变化,都与辽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辽代畜牧业和农业经济及其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陶瓷器上的反应。
黄釉葫芦形执壶,通辽市博物馆馆藏。辽代,粗瓷,高26.5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8.1厘米,腹径16厘米,通耳宽20.5厘米。此壶圆口,微侈唇,束腰,圈足,腹部饰旋纹。环形扁执柄,饰缠枝花卉纹。釉面均匀,润亮,施釉不到底。
三彩摩羯壶
辽三彩是我釉陶艺术形象新颖风格别致的珍贵遗存,它运用原的技艺和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制造出适合契丹人生活惯和艺术欣赏情趣的作品,并通过色彩纹饰器型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格和时代气质。常见的皮囊壶凤首瓶鸡腿瓶等表现手法粗犷,神态稚拙,而稀有的三彩鸳鸯壶摩羯壶则显得釉色斑斓,舒朗清爽,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摩羯是印度神话的动物,古代印度的雕塑绘画艺术都有它的形象。摩羯于四世纪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融合了本土鱼龙变化的美好祝愿而流行于唐代以后的各种器物上。契丹民族受大唐文化影响,对摩羯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仅将其用作金银器皿上的纹饰,还用造型器物,摩羯壶就是典型的例证。
馆藏三彩摩羯壶,辽代,高21.5厘米,宽21.5厘米,足径9.5厘米。科尔沁左翼旗宝康乡核心窝出土。此壶为龙首鱼身摩羯,昂首摆尾,脊生双翼,口含一珠,穿孔为流,龙角后面有注水口,翼与尾之间以梁相连成执柄。通体浮雕鱼鳞卧于仰莲圆座上。造型奇特优美,线条流畅,为辽三彩之精品。
掐丝珐琅盘
铜胎掐丝珐琅又名景泰蓝,是一种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复合的手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
掐丝珐琅盘明代珐琅,高6.7厘米口径44厘米底径29.5厘米,库伦旗征集。铜胎掐丝通体泛蓝五彩缤纷,填充珐琅蜜蜡黄油红绿松石等嵌物。器型为圆形,腹壁斜直,底,葵式宽沿。内嵌折枝花卉牡丹如意纹;外嵌佛八宝及如意纹。盘内底篆书寿字,左右二龙戏珠纹;外底楷书大明万曆年造六字款。
在数千年的工艺美术发展史上,铜胎掐丝珐琅以其变化多姿的淳厚造型精湛严谨的纹饰技巧金碧交辉的迷人色以及流光溢彩的艺术韵律和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成为继夏商青铜器之后又一金属工艺上的世界奇迹。
紫定印花碗
紫定印花碗,辽代,定瓷,高5.6厘米,口径17.1厘米,底径5.5厘米。芒口,斜直腹,圈足。碗内壁印牡丹荷花梅花牵牛花,碗底印一组菊花。胎质细腻,胎壁轻薄,通体施赫紫色釉,釉面均匀润亮。为定窑珍稀品种,世称紫定。
定瓷是定窑的瓷器,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涧滋村野北村及西燕村,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白瓷着称,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被视为陶瓷艺术的珍品。
兽面卷云纹玉佩
红山文化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红山文化玉器最早发现于辽宁省凌源县牛河梁遗址,194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那里见到一件勾云纹玉佩。以后,在红山文化诸遗址多有玉器发现,以凌源县牛河梁三官甸子喀左县山嘴等遗址出土较多,内蒙古翁特旗三星他拉敖汉旗大洼辽宁省阜新县胡头沟等处也有不少重要玉器发现。红山文化出土的成批玉器多数为动物造型的装饰品,构成这一文化的显著特征。
这件兽面卷云纹玉佩,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长15.6厘米,宽6厘米,厚0.3厘米。现展于通辽市博物馆。碧玉,透雕,长方形。四角卷云纹,下方一角残缺。主体纹饰似鸮面,又象双兽相对而立。上方心有一圆孔,为红山文化典型玉器。
透雕春水玉饰
年代 元代
质地 玉
长 8.0 厘米 宽6.8 厘米 厚1.1 厘米
玉质白泛青色, 通体润无瑕, 椭圆形, 正面微呈弧凸。采用多层镂空透雕和阴刻纹线工艺结合琢成。主体图案为一只笨拙的天鹅躲藏在荷花丛, 一只体态矫健的海青由高空向下俯冲天鹅, 作追逐猎捕之状。两鸟体量的与大, 姿态的巧与拙, 动作的追与躲形成鲜明对比, 营造出生动的意境。
表现辽金皇帝春天里用海青鹘捕鹅雁狩猎活动的玉雕作品称为春水玉。表现辽金皇帝秋季到北方山林射猎虎鹿熊等动物景象的玉雕作品称为秋山玉。此件是春水题材。
源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